“整体观念”通常被视作中医一直以来的基本特征之一,蒋熙德教授的研究梳理了这一看似与生俱来的概念是出于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开始和中医结合在一起的,以及“整体论”的概念是如何在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诞生,继而在中西方语境之间流动和发展的。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现在所使用的整体论概念都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保守整体论”和“进步整体论”因应当时欧洲国家社会的需要和科学发展而生,后来在英国生物学家阿瑟·乔治·坦斯利(Arthur George Tansley)所提出的生态系统思想中衍生出如今的整体论概念,并最终在扬·史末资(Jan Smuts)对此概念的应用中诞生了“整体论”(holism)一词。
关于中医如何与整体论相遇与结合,蒋熙德将其分为三个谱系。第一个谱系是中医和整体论在中国语境下的结合,在这一谱系中,中医顺应着1930年代至1980年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以及知识分子对辩证法、系统论思想的吸收和运用,逐渐与整体论结合并完成自身的科学化论述。第二个谱系是中医和整体论在西方语境下的结合,这一结合与中国传统哲学在西方的转译和传播紧密相关。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旧金山文艺复兴"和"反文化运动"中,中医和中国文化被视作具备整体性的特点,与还原论的西医和现代西方相对。第三个谱系是系统科学与前面两条路径的结合,一方面,系统科学在“反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共鸣,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中医也因为整体性与系统科学联系在一起。
那么,“整体性”作为一个被建构、被用作区分的概念,真的是中医本身的特点吗?这是蒋熙德在最后留给我们的一个问题。
蒋熙德教授是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柏林)的附属学者,也是威斯敏斯特大学(伦敦)的客座教授,2004年至2018年,他担任EAST medicine(东亚医学科学和传统)研究小组的主任。他的学术研究侧重于通过借鉴历史、人类学、区域和科学研究的跨学科视角,来探索中医从十七世纪至今的转变。他的目标是找到一种重新思考中医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中医历史本身有机地产生的,而不是通过从业者视角的神话或西方学术界的偏见来获得。同时,他也是一位有近四十年从业经验的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