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实验室

大湾区关键词

超级工程

返回

翁佳

人工岛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湾区建造人工岛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人们会先用钢圆筒在海中围堰,再抽干堰中的海水,并用砂、泥、土三种材料回填,最终形成陆地。早期的填海材料大多来自于建筑工程产生的土方。近期建造的人工岛离城市越来越远,人们不得不用挖泥船从海底就近取材。海洋曾经是法律的真空,正因如此,人工岛为自洽的规则提供了可能性。在湾区,深圳早期的人工岛就在这样的真空中诞生。直到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法》出现后,填海审批权才收归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此前的十年间,深圳的填海一直由企业主导,遵循着市场规律和丛林法则。自2002起,人工岛本身就成为了立法的基础与媒介。彼时的香港已有百年的填海史。赤鱲角的香港国际机场与湾仔的香港国际会展中心都是在人工岛上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项目。

如今,湾区的人工岛已经不再是孤立于陆地的异托邦,而是解决城市问题的终极方案。它们有些是基础设施的重要节点,如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东西出入口的两座人工岛,有些则是为了缓解住房压力而新建的公共住宅项目,如香港政府于2018年提出的大屿山发展计划——《明日大屿愿景》中拟作为社会住宅的A与B两座人工岛。人工岛的出现削弱了政治话语的意义,无视了领域的差异,绕过了意识形态的鸿沟,将粤港澳从物理上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庞大的基础设施共同体。而填海造陆的副作用——对湾区水滨生态的破坏与重塑——也无差别地给粤港澳带来了共同风险,让人们不得不超越边界,从生态的角度思考政治、经济与发展等长久以来存在于湾区的议题。

关于 大湾区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被建构的新生事物、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和整合,也是一种以效率、速度和流动作为目标的未来城巿发展的蓝图。我们是否可以以大湾区作为一个实验,一种想像的实验来思考它?一方面是多样性,当我们谈论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自动化、生态危机、信息安全、虚拟现实的未来、全球贸易等话题,这种未来观从何而来,由什么来决定?另一方面,大湾区背后蕴涵着深厚的政治、空间、历史、地理的意义流变,是否可以基于“珠三角-大湾区”的话语和历史流变,发展由地方性知识生产出发的思路,与技术加速进行一种新的对话,打开艺术和不同学科的链接,以及重塑艺术和科技机构的视野?在探讨技术、思想、生态的多样性之时,将“大湾区”作为中国南方技术和文化的想象样本?

中文编辑:吴建儒、郭芸
英文编辑:克里斯蒂·兰格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