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实验室

大湾区关键词

水系农业

返回

奚雷

围垦水利工程

围垦水利工程系统是一种独特的水管理形式,通常用于防洪、灌溉和排水,尤其适合珠江三角洲等湿地地区。它包括建造堤坝或堤岸,将低洼地区围起来,形成相对独立的水利系统,以控制水流、保护农业生产和防止洪涝。围垦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利用自然地形和水资源,对防洪、灌溉、排水和农业进行综合治理。它是人类适应湿地地区水文环境的长期实践。

桑园围(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围垦水利系统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1102-1110 年)。起初,桑园围由沿西江和北江修建的几条独立堤坝组成,以抵御洪水。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桑园围最终演变成一个多功能的水利系统。除防洪外,它还提供灌溉、排水、挡潮和水运功能。

自 2020 年桑园围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认定为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后,佛山市南海区于 2022 年启动了大型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桑园围水脉规划”,规划面积 16.29 平方公里。该规划包括多个文化旅游景点、项目和旅游线路,将桑园围的水利和农业传统作为主要卖点进行推广。然而,与其他许多围垦水利遗产系统一样,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桑园围的传统水利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现代水利设施所取代。此外,作为其农业传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桑基鱼塘系统也几乎从当地的水产养殖实践中消失。

如何解决遗产旅游产业所带来的 “表演性真实 ”与传统水利工程意义逐渐消失之间的冲突一直是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就围垦水利遗产而言,必须重新考虑传统的水利智慧——尤其是如何处理当代生活与水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此作为应对当代气候日益失控、洪灾频发提供重要启示。

更多内容可参考词条“桑基鱼塘”

关于 大湾区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被建构的新生事物、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和整合,也是一种以效率、速度和流动作为目标的未来城巿发展的蓝图。我们是否可以以大湾区作为一个实验,一种想像的实验来思考它?一方面是多样性,当我们谈论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自动化、生态危机、信息安全、虚拟现实的未来、全球贸易等话题,这种未来观从何而来,由什么来决定?另一方面,大湾区背后蕴涵着深厚的政治、空间、历史、地理的意义流变,是否可以基于“珠三角-大湾区”的话语和历史流变,发展由地方性知识生产出发的思路,与技术加速进行一种新的对话,打开艺术和不同学科的链接,以及重塑艺术和科技机构的视野?在探讨技术、思想、生态的多样性之时,将“大湾区”作为中国南方技术和文化的想象样本?

中文编辑:吴建儒、郭芸
英文编辑:克里斯蒂·兰格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