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实验室

大湾区关键词

超级工程

返回

李继忠

2019年,一系列社会基础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港珠澳大桥通车、“明日大屿愿景”1 发展计划 公布、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填海工程进行中、落马洲河套区部份启用,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工程几番严重延迟后进入尾声。在当时香港与大湾区的语境中,土地的融合除了透过推出大型基础建筑(交通网络、填海、人工岛等等),在地理上连结大陆与海岛,同时亦产生一种情感和意识形态上的纠结。

“砂”是现代基建中的必要物质,混凝土必须混合一定分量的砂与其他骨料作为基底。砂在过去数十载的中国高速增长中成为了消耗品,以至于砂的供应、开采、贸易和流转导致国内沿海、河地区的生态、劳动人口流动、本地生产链、国际关係产生翻天覆地的转变。既因香港不出产建筑用砂,以近期香港的机场三跑建设项目对于砂的需求和进口途径可见,比例不少的进口砂来自于中国。在欠缺数据透明度的情况下,现阶段可预估体量以几何级数计的“明日大屿愿景”基建项目在建材入口量方面理应更依赖中国。另一方面,砂在国内供不应求,地方政府和承建商转为从东南亚国家包括马来西亚、越南诸国进口。在此情况之下,中国还要向香港基建项目出售砂粒,香港大型基建项目在物质上对于中国的依赖度或许可视作加深意识形态上的羁绊——如把“母土”(Motherland)中的砂“回归”与植入“子体”之中。

建筑与填海用的砂大致可分作四种——机砂、山砂、河砂与海砂。在四种砂当中,制造机砂有一定的成本门槛(时间、由海洋运往工厂的运输成本、空间、技术、器材、开采权等等);海砂在开采后必须经过严谨处理,洗走砂中的氯化钠(盐)后才可用于建筑——“盐”含有的负氯离子会加速腐蚀钢筋、破坏建筑物结构。其后果可在落成数或十年后才产生俗称为“建筑癌”,引致混凝土剥落。河砂或湖砂因采自淡水,免除以上成本,较受开采者欢迎。中国自2015年陆续在全国各地禁止私下采砂,但鉴于市场需求大、砂的期货价格一直高企、项目週期短等因素,非法开采、违规处理海砂的操作屡见不鲜。

砂在混凝土理应中担当稳定的作用; 但处理不当时,物质同时亦具有自我破坏的特性,好比事物进入了一个极端加速的(内)循环中,最终在岁月蚕食中从内部瓦解。建筑业界惯称用砂中氯离子含量高的建筑为“海砂屋”(Sea Sand House)——一个被美丽掩饰危险的名字。

  1. [1] “明日大屿”是前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2018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大屿山发展计划。施政报告指出,“明日大屿”将是未来二、三十年香港的长远发展愿景,项目计划在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海兴建人工岛,填海面积达1,700公顷。除人工岛填海外,“明日大屿愿景”亦包括北大屿山周边水域的近岸填海工程、兴建策略性交通基建及升级现有道路基建等工程。该项目由于其庞大的财政预算(580亿港币)以及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与反对,香港财政部于2024年宣布暂停该项目,但并未公布取消。
关于 大湾区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被建构的新生事物、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和整合,也是一种以效率、速度和流动作为目标的未来城巿发展的蓝图。我们是否可以以大湾区作为一个实验,一种想像的实验来思考它?一方面是多样性,当我们谈论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自动化、生态危机、信息安全、虚拟现实的未来、全球贸易等话题,这种未来观从何而来,由什么来决定?另一方面,大湾区背后蕴涵着深厚的政治、空间、历史、地理的意义流变,是否可以基于“珠三角-大湾区”的话语和历史流变,发展由地方性知识生产出发的思路,与技术加速进行一种新的对话,打开艺术和不同学科的链接,以及重塑艺术和科技机构的视野?在探讨技术、思想、生态的多样性之时,将“大湾区”作为中国南方技术和文化的想象样本?

中文编辑:吴建儒、郭芸
英文编辑:克里斯蒂·兰格

作者